五年级教案第一册

五年级教案第一册

  作为一名教学老师,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教案1

  1。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的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信息,进行简单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解释的能力。

  3。学会准备一些科学、合理、营养的早餐食谱,成为一名“小营养师”。

  2。活动准备

  1。研究一下你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

  2。和父母一起买早餐

  3。老师收集了一些早餐材料。

  3。活动设计

   (1)制定活动计划

  1。介绍研究主题的问题《早餐的学问》。

  问题设计:

  (1)同学们,早上第三节课时,你的胃感觉怎么样?

   (2)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 在这些情况下会产生什么危害?

  对于吃早餐的学生,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1) 你每天早餐吃什么?

  (2)您是否厌倦了每天同样的早餐,没有胃口?

  (3)你吃的早餐符合科学的营养价值吗?

  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早餐问题上,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内容创造条件。

  2。分组讨论各组的研究课题,制定调查计划。

  每个小组制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和计划,例如: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 b.研究早餐营养问题。 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 d.调查附近“100份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 e.调查苏州人“一碗面”的销售情况。 F。在线收集早餐信息。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将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周内到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和访谈。

  2。将调查结果分组。

  学生根据自己一周内早餐膳食的调查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制作统计表格或图表。

  例如:

  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

  b。研究早餐营养问题。

  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

  d。调查一下附近“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

  (三)讨论与反思

  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学生讨论各自的统计结果(百分比),思考为什么有的比例大,有的比例小。是否科学、合理?

  比如:起床后半小时吃早餐比较科学。起床后进食对健康不利。在路上或学校门口吃饭是不卫生的。

  在早餐营养方面,吃D类蔬菜或水果的人较少,营养搭配不合理、不科学,不利于学生身体发育。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你可以参考相关资料,写出有建设性的报告。

  (4)沟通报告

  1。报告结果。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建设性报告向全班汇报。

  2。学生辩护。

  各小组报告后,全班同学可以就各小组的研究课题提出问题,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5)做一名“小营养师”

  根据之前的学习活动,学生会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经常不吃早餐会对生长发育、学习工作、营养摄入、身体耐力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我们还知道,理想早餐的条件是营养均衡、口味好、卫生、方便。因此,让学生做一名“小营养师”,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配置一套科学、合理、营养的早餐食谱,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例如:

  主食:馒头、包子、炒年糕、烧饼、豆沙包、泡饭、鸡蛋面、蛋炒饭。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咸蛋、火腿肠、豆腐丝、葱豆腐、炒花生、煮黄豆、豆腐干、豆腐花等。

  瘦食:牛奶、稀饭、鸡蛋汤、燕麦片、面条。

  配菜:泡菜、拌胡萝卜丝、拌黄瓜、拌野菜丝、拌西红柿、拌白菜丝、拌海带丝等

   (6) 实践活动

  通过学习,学生会知道长期不吃早餐对身体有害,应该养成正常的饮食习惯。今后,我们不仅要吃早餐,更要十分注重早餐的质量。 “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是指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求学生在家做一些实践活动,为自己或父母做早餐,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年级教案2

  学习目标:

  ★学习两个新词“稳、挂”。

  ★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在阅读时想象文本中描述的场景,在阅读时体验作者通过风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培养热爱生活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单词。

  ★查找有关桂花的信息。

  ★准备《摇花》课件。

  教学过程:

  1。自读提示及要求

  ◆师生对话:说说你的童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老师介绍: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让我们难忘。只要想到他们,我们依然会感到一种幸福。今天我们要读的文字作者,用手中的笔记录了童年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黑板主题:桂花雨)

  ◆在课前交换发现的桂花信息后,谈谈他们想了解的话题。

   2. 第一次读完课文就明白大意

  ◆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伙伴们互相朗读课文,纠正单词的发音,然后谈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全班交流:按名字、段落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读句子,理解情绪

  ◆阅读课文,看《摇花》挂图,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并画出来。

  a。 “现在,我高兴了,我帮你抱住桂花树,用力摇一摇。”

  b.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我们的头上都沾满了桂花。”

  c。 “我喊道:‘啊!像下雨了,好香啊!’”

  ◆ 分组朗读所画的句子。阅读时,想象句子中描绘的场景。然后说说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以及你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 (感慨地读《摇花》这段话。)

  ◆老师介绍:多么令人难忘的花摇音乐,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童年的欢乐。然而,作者只是想写桂花雨吗?联系上下文,读相关句子,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a。 “我喜欢的是桂花。”

  b. “可是桂花的香味好迷人啊。”

  c。 “桂花盛开的时候,别说桂花飘香十里,至少前后十几个邻居,都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桂花。”

  d。 “一年四季,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的芳香中。”

  ◆学生一边阅读相关句子,一边讲述自己的经历。老师通过将这些句子与上下文进行对比,如与“梅花梅树”进行对比,及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理解妈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a。找出形容你母亲的词语。

  b.读妈妈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谈谈你的感受。

  尝试用“这里 - 再次 - 不如 -”的句子结构来谈论妈妈可能还会说的话。

  c。与同学交流:母亲的话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听着妈妈的话,“我”不禁又想起了《摇花》。你能通过朗读的方式向同学们表达“我”的思乡之情吗? (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童年的画面令人难忘,母亲的话语令人难忘,家乡的桂花令人难忘。阅读课文中的句子并思考。文中是否有一句话让你回味无穷?找到它并充满情感地阅读它,然后传达你为什么这样阅读。

  4。积累语言,谋求发展

  ◆读完这篇文字后,你心里有何感受?

  ◆在课外阅读和现实生活中,你是否感受到过人们对家乡的怀念?说说它。

  ◆写下你的感受。

五年级教案3

  1。新课程介绍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姥姥的剪纸》。在这节课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文本,深入作者的内心。

  2。教学过程

  展示剪纸让学生欣赏

  老师: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笙1:太精致了!

   学生2:科技太高了!

  笙3:好漂亮!

  …

  老师:那么课文里写了什么?阅读并分享您的想法!

  学生朗读,老师出示课文中的单词

  盛:我觉得奶奶很心灵手巧,手艺也很好

  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字。你能发音吗?

   与学生一起练习,按名字朗读,一起朗读。

  老师:李奶奶的剪纸真有那么神奇吗?我们来看看《喜鹊登枝》,不只是看画面,而是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字里行间写的是什么? (了解如何使用评论)

  学生们默读课文

  学生1:从这里我感觉奶奶的剪纸真是无语了,太厉害了!

  笙2:技艺真高超。我什至不用看就能剪得漂亮!

  老师出示图文并让学生朗读,看是否能读出作者的感情,尤其是这个字——嗬!

  生1:佩服

  生2:佩服

  生3:钦佩

  一起阅读

  老师:哪里可以看到?

  笙:就算蒙着眼睛也能剪得这么好。熟能生巧!

  老师总结:课文用了两个地方来夸奖奶奶的手艺——别人的夸奖,和我的蒙眼。但文字中还有一个部分最吸引人,那就是老牛和兔子的图片。 (表演《青云夏日雨……》)

  生阅读

  老师:有一个字——“拴”。你能发音有关它的任何内容吗?

  生:别让我出去,你担心我。

  老师:什么吸引我?找出并阅读它。学生学习。

  生1:对作者的关怀也启发了作者的思考。

  生2:他很爱我,而且感情很深。

  生活3:亲密情感

  笙4:对我的期望,希望我能早点回来。

  生5:期望很高。

  笙6:写他们之间的情感

  …

  老师:当作者长大后,剪纸还能束缚他吗?显示文本并阅读它,你期望什么?我们以后再讨论、交流吧!

  笙1:早点回来。

  学生2:完成学业并与家人团聚。

  生3:看她剪纸。

  生4:支持自己,让他有所作为。

  健康5:有所成就回来,团聚,和奶奶一起度过。

  …

  老师:请带着感情读这一段。原始阅读

  老师:给我看一张照片——老牛和小兔子:“一头老牛一动不动地站在……空旷的草地上。”你能给它一个标题吗?

  人生1:远行的兔子

  生2:期待

  生3:希望

  生4:凝视

  随着音乐朗读最后一段

  老师随着音乐朗读补充内容,(三年后,作者回来看到躺在床上的奶奶……)来烘托气氛,让学生写出此时最想说的话时间!

   学生1:奶奶,我回来了。你最疼爱的孙子回来了。我们已经分开三年了。这三年来,我一直在想你。你为我剪毛的老牛和兔子。始终随身携带。 。 。 。

  生2:起来给孙子做一只小兔子和一头牛吧!

  生3:我已经离开三年了。正如《游子吟》所说——没有人能说一句草,就得到三阳春光,放心吧!奶奶,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

  3。作业:

  老师:出示一段话,让学生填写。

  小时候,奶奶用剪纸把我绑起来,

  长大后,它束缚了我的心。

  生1:想你

  人生2:失踪

  人生3:无私的爱

  出生4:护理

  …

  老师:是的,束缚作者的是一种亲情,一种无法割舍的思念,一种无私的爱。让我们记住这浓浓的祖孙之爱,记住最后两个节日,记住最后的话!

五年级教案4

  第 7 单元 四种整数混合算术运算

  第2课:整数的四种混合运算(带括号的三步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1和7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表达式分析并列出方程。

  教学中的重难点:

  了解括号对改变原有运算顺序的作用,了解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1。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回顾:

  1。学生练习:300-120+25×4

   强调混合操作顺序。

  2。添加括号并引入新课程

  计算300-(120+25×4)

  问:这个计算有什么特点?计算时有括号。我应该如何计算呢?

  明确:这道题有括号,所以第一步应该算在括号里;其他的台阶还无法统计,只能向下移动。如果括号内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则必须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老师点名检查、表演。

  说出你的名字并告诉我你计算的顺序。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三个层次的混合运算:(1)括号; (2)乘法或除法; (3)加法或减法。

  总结:进行混合运算时,首先要观察公式的特点,考虑其运算顺序,然后才能开始计算。

  3。练习

  1。完成“练习”。

  先让学生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计算。组织反馈和沟通。

  2。做练习 11 的问题 5。

  (1)先出示左边这组题,比较第一题和第二题,说说它们之间的异同;然后比较第二题和第三题,说说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并接受反馈和评估。

   (2) 出示右边的一组问题,让学生分组比较、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提供反馈和评价。

  3。做练习 11 的问题 6。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以及计算过程和结果

  4。做练习 11 的问题 7。

  学生自由朗读题目,并讨论题目中的情况和问题。

   整理条件和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综合方程的解。

  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反馈。

  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过程以及公式的依据。

  4。课程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四种算术运算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P2P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在探索和发现加减法的相互关系以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比较、概括、归纳、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倒数关系。

  教学准备:

  实体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补助金介绍

  加法和减法是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今天我们来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黑板上写主题。

  2。探索和发现

  1。探索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1) 教学加法的意义

  展示课本P2中例1的主题图

  思考:如何查出西宁到拉萨的铁路有多少公里?如何计算?你能用线段图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可以独立制定方程:814+1142=1956(公里)并展示线段图。

  结合加法公式,我们来说一下加法公式的含义。

  老师总结:将两个数合为一个数的运算称为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吗?

  老师总结:两个数相加称为加数,相加的数称为和。

  (2)减法教学的意义

五年级教案5

  学习目标:

  1。本课中认识 3 个新单词并能够写出 10 个新单词。正确读写“当前、上颚、哺乳、回归、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畅、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鱼的特征、类型、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了解保护鲸鱼的意义,培养对自然和科学的热爱。

  4。理解并学会使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等解释方法。

  学习既重要又困难: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有关鲸鱼的相关知识,对课文中使用的讲解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的难点在于了解鲸鱼的进化过程,感受鲸鱼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而热爱动物和自然。

  教学时间:两节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

  1。激发兴趣并引入新课程

  1。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你还对鲸鱼有什么了解吗?请和你的同学谈谈。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字,看看你是否可以通过学习对鲸鱼有更深入的了解。

  2。自由阅读和整体感悟

?也可以做标记。尝试流畅地阅读课文。

  (1)检查单词掌握情况。注意“过滤”这个词的发音。引入字形中的“肺”字,并及时指出右半部分不宜写成“城”。

  (2) 理解“胎生”和“卵生”这两个词。

  2。再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鱼的哪些知识?在相关句子下划线。

  3。请学生报告文中介绍了哪些有关鲸鱼的知识。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集体补充,澄清文章的脉络。

  划定文本段落: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指出鲸鱼非常大;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写鲸鱼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第三段(第三自然段):写鲸鱼的种类。第四段:(自然段4至7),描述鲸鱼的生活习性。

  4。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板书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3。仔细阅读文字,了解写作方法

  自由阅读第一自然段落。你从哪里看出鲸鱼很大?画出相关句子,然后朗读、命名并报告。每个人都可以添加并读出他们的经验。

  1。老师:课文讲的是鲸鱼,为什么先介绍大象呢? (这是为了比较。)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哪里使用了这样的解释方法,导致:“一条舌头重如十几头大肥猪”。我们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让学生举一反三,老师通过名字读出上面两句话,了解鲸鱼有多大。

  2。找出文中描述鲸鱼的重量和长度的句子并读出。认识到使用数字的好处。

  (1)比较句子,体会表达效果的差异和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鲸鱼是一种巨大的动物。”

  “最大的鲸鱼重16万公斤,最小的重20xx公斤。”

  (将具体数字改为“巨大”等模糊概念,让学生与原文对比,体验表达上的差异。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使用具体数字可以更清晰、准确地了解鲸鱼的特征。 )

  (2) 尝试通过列出数字来解释某些内容。

  3。出示句子:“我国发现了一头重达近4万公斤,长约17米,舌头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的鲸鱼,如果它张开嘴,举起双手,你连它的上半身都碰不到”味觉;四个人围坐在桌子旁,用嘴读,看起来还是很宽敞。” (在这里,学生可以体验到例子的准确性和作者的用词。)

   摘要写作方法:作者采用列举数字、进行比较、举例的方法,非常具体地描述了鲸鱼,让读者一目了然。因此,我们在向别人介绍事物时,也要学会运用这些解释方法。

  4。提供阅读指导。

  4。作业安排

  默读课文,凡是使用数字、例子、比较方法的句子用“——”划线。

  第二课

  1。回顾介绍

  1。听写并写下新单词。

  2。简介:上节课学了《鲸》的第一部分,我知道了鲸鱼是一种非常大的动物。本课我们继续学习鲸鱼的特征。

  2。抓住重点,持续学习

  1。自由阅读第二自然段,说说鲸鱼是如何进化的?把自己想象成一条鲸鱼,告诉同组的同学“你”的进化过程。

  默认学生报告:在很远古的时候,我们鲸鱼就像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时间长了,我们的前肢和尾巴逐渐变成了鳍,后肢也彻底退化,变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2。快速阅读第 3 段并告诉我你所知道的。报个名,从哪里学来的,读给大家听。

  3。鲸鱼生活在海洋中,但它们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惯方面有何特点?默读第4至7段,思考文中介绍的各个方面。了解鲸鱼的生活习性吗? (文中从进食、呼吸、睡眠、生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鱼的生活习性。)

  4。鲸鱼分为两类。他们的生活习惯有什么不同吗?自由阅读第4、5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格后,在群里讨论。

  吃(吃什么、怎么吃、特色)

  呼吸(用什么以及如何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部呼吸,上升到水面并从鼻孔吹出

  须鲸

  吞下小鱼小虾多吃点

  水流垂直且细

  齿鲸

  大鱼海兽猛咬

  水流又斜又粗

  5。鲸鱼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学习第6段,想象鲸鱼睡觉时的样子,并画出来。

  6。轻声读第七段,告诉我你还知道什么?

  3。复习内容,读出记忆

  我们对鲸鱼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一方面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向小组朗读这一部分,看看哪个学生能记住你喜欢的内容。

  4。学习如何写作

  文中多次使用列举数字、比较、类比等解释方法来介绍鲸鱼的特征。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了解其表达特点,模仿造句。

  5。扩展

  1。展示“资料包”的内容,自由朗读,并谈谈你的感受。

  2。总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已经对鲸鱼有了一些了解。事实上,我们人类对鲸鱼的了解还不够,这些都有待同学们去探索。

  6。作业安排

  课后,要求学生收集课外材料,并就某一方面写一篇短文,题目为《鲸鱼的自述》。

  黑板设计设计:

  9。鲸鱼

  物理特征-----大、重、长

  进化过程-----陆地到海洋,哺乳动物

  类型-----须鲸和齿鲸

  生活习惯-----饮食、呼吸、睡眠、生长

五年级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性地读诗,体验诗中的真情。

  2。过程和方法:合作学习,探索跌倒后该怎么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诗歌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跌倒后勇敢地站起来,拥有坚韧和毅力。

  教学既重要又困难:

  1。感慨地读诗,明白跌倒时会带来什么?

  2。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1。语言培训和新课程介绍。

  学生们晚上通常做什么?你们有人看电视吗?谁喜欢看体育节目?请举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关于伦敦奥运会的新闻。这个人是谁?同学们,刘翔怎么了? 【黑板写手摔倒了。 】刘翔摔倒后做了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一首诗,题目是《跌倒》。一起阅读主题。木野:台湾诗人。十九岁时,他放弃了学习多年的绘画,转向写作。他现在有一千多首诗。我们来看看诗歌中的跌倒是什么意思?

  2。初步阅读和理解诗歌。

  1。学生首先听老师朗读课文。

  2。接下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单词。老师的朗读:安静而滋润。

  3。谁能读懂这首诗?

  3。创设情境,体验诗意

  1。学生自己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那首落下的诗写了哪些事情?又发生什么事了?

  2。学生报告。

  老师的黑板上写着:风——美丽的落叶云——滋润的雨和阳光——静谧的夜晚。 “安静的夜晚”是什么样的?让我们欣赏一下吧。

  3。同学们,风、云、太阳真的会落下吗?现在想想跌倒意味着什么? (遇到困难和挫折。)

  4。大家想一想,谁能有感情地读第一节呢?谁可以尝试背诵第一偈?想想美丽的落叶对风说什么?滋润大地的雨水对云说了什么?静谧的夜晚对太阳说什么?

  5。转:看来摔倒也会有好的一面,那我们还害怕摔倒吗? (不怕)摔倒了怎么办?板书:以最美的姿势站起来。好啦,跟老师一起读第二部分吧!单独阅读第二部分。能让站着看书更有力量吗?

  6。我们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什么姿势最美? (乐观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

  7。如果你遇到困难,你会以最美的姿势站起来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出一个问题:学生能背第二段吗?比较谁背得更快?是的 是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跌倒并不可怕。有什么可怕的? (站不起来,害怕,退缩,不敢前进。)

  8。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面对这次挫折的? (同学们,我也想讲讲我遇到的挫折,可以吗?我记得十多年前,我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给同学们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也无法听不懂学生的手语,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学生们也听不懂我的话的意思。我当时很难过,真想放弃老师的工作。但是当我想到父母为了我上学,辛苦了那么久,我怎么忍心放弃呢?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坚持!同学们,我最后成功了吗?一路走来,我成功了。因为我的努力,所以我今天才有机会站上这个讲台!)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他们遇到的困难吗?你是如何应对的?面对?

  9。概括。同学们说得很好!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中,我们才成长。老师相信,跌倒了,你一定能以最美的姿势站起来!

五年级教案7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冀中隧道的结构特点。学习阐明文本的组织。

  教学时间:3节课。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道战的发生和作用。

  2。阐明文本的组织。

  教学进度:

  1。了解单位要求。

  2。引入新的文本和提示主题。

  “极中”是什么意思?您是如何了解到“地道战”的?

  3。课堂预览。

  1。默读课文。

  2。他们每个人都低声背诵课文,并要求正确读出汉字的发音。

  3。思考练习前的问题。

  4。提出你不明白的内容。

  4。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1。按名称和自然段落背诵课文。

  2。每一段讲了什么?

  3。全文可以分为几段?

  (1-3)(4-7)(8)

  5。研究第一段。

  1。按名字来读。

  2。讨论、交流。

   (1) 为什么叫“扫荡”?

  (2)敌人为什么要修筑封锁沟、封锁墙?

  3。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谈隧道的时间、原因和作用)

   6.作业:

  1。背诵课文。

  2。想想第 1 条和第 2 条。

  第二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道的结构特点和地道战的历史地点。

  2。感情丰富地背诵课文。

  教学进度:

  1。回顾介绍。

  1。出示新单词卡并朗读该单词。

  2。带着感情背诵课文。

  2。学习第二段。

  1。按名称阅读第二段。

  2。读后讨论。

   (1)哪一段讨论了正宗的风格和特点?这段话包含几个层次的意思。每个级别都说了什么?

   (2) 真正的出口是什么样的?有几种情况呢? “洞”的作用是什么? “一人守城门,万人不能开城门”?

   (3)“想尽办法”是什么意思?

  冀中人民是如何应对敌人的进攻的?

  (4)人们在隧道里如何交流?

  为什么“无线电”和“电缆”要加引号?

  文中“人民的智慧无穷无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概括该段的意思。

  (本段主要讲的是地道战的特点。)

  3。学习第三段。

  1。参照句子阅读第三段。

  2。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3。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4。自由阅读全文。

  5。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落。

   6.作业:

  1。仔细阅读文字。

  2。根据课文第二段的内容,画出隧道示意图。

  第3课

  教学目标:

  1。练习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

  2。理解叙述方法。

  3。在本课中学习新单词。

  教学进度:

  1。介绍审查。

  交换隧道图?!

  2。总结一下中心。

  1。冀中人民是如何利用地道攻敌的?

  2。例如“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3。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表达什么中心?

  (本文通过讲述冀中地道战的发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展示了冀中人民在与敌人斗争中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无尽的智慧。 )

  3。理解叙述方法。

  1。文字如何层层表达中心?

  2。讨论。

  3。摘要:学习课文并有条理地描述它。

  4。在本课中学习新单词。

  1。学习新字符并记住字形。

  “厕所”和“空”都解决了一半。

  2。记住本课的生词,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3。按名称阅读本课中出现的新单词。

  4。用“如果……那么……”和“不仅……而且……”造句。

  (结合句型指导理解单词用法。)

  5。作业:

  预览《赤壁之战》。

五年级教案8

  课本解析:

  点睛之笔是结合了“设计.应用”和“造型.表达”学习领域的艺术学习内容。这是与《美丽的纹样》《趣味文字》同一单元系列的绘画课。目的是启发学生学会运用前两课所学到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大胆创新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创新生活,从而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能力技能:让学生了解图案在包装中的作用,能够综合运用图案和有趣的汉字来创新地装饰和美化包装。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图案与文字设计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探究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来美化自己的能力和愿望。生活。

  教学准备:

  老师:图片课件、纯色包装纸包裹的包装盒袋、彩色笔

   学生:剪刀、小包装盒或纸袋、双面胶、彩笔、记号笔、剪刀、课本。

  教学重点:

  图案和文字的表达。

  教学难点:

   使用文字和图案的组合,用点和面来装饰包装。

  教学过程:

  1。新课程介绍

   展示(画龙点睛)图片。

  问:你知道这个故事是什么吗?故事的意义是什么?说话或写作时,重点要简洁明了,使内容生动形象。也是比喻突出重点、整体引入主题(板书)

  2。新知识探索

  那么什么以及如何添加点睛之笔呢?

  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包装盒,所以今天我们来画礼盒的包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1和图2的礼盒包装有什么共同点。这样,我们在前两堂课中就使用了漂亮的图案和有趣的文字,我们可以将它们组合起来应用到今天的包装中。

  3。然后老师要测试你的知识点,看你是否记住了图案的类型? (点排列、面排列)

  4。改变有趣的单词有哪些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精美的礼盒,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图案是如何排列的,点状排列和面状排列。现在,四人一组,观察你带来的包装上的图案是如何排列的,以及它们如何突出产品的特性。

  5。老师总结。

  3。学生创作

  要求: 1.用包装纸将礼物装框。

  用深色笔写下祝福。

   装饰。

  4。显示评价

   告诉我你的感受。您对自己设计的包装满意吗?其他学生对这项工作有何看法?您喜欢哪一款包装?

  老师总结

  5。总结与拓展

  今天大家都表现得很好。您可以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朋友并表达您的谢意。

  黑板设计:

  画龙点睛

  图案文字

  图案排列方式:对称排列、平面排列、直线排列、圆形排列、放射状排列。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孩子们对美术本身的认识和对艺术的思维是自由的。通过设计制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形式及设计的方法,认识各种材料的可能性,也能很好的让学生体会到设计与应用的关系,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当学生们手中的废旧盒子、袋子、瓶子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礼品时,使我非常感动,感受到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发挥。通过学习临聘的包装,让学生了解包装设计在礼品赠送起到的重要作用,巧妙的包装能使人对礼品产生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

五年级上册教案9

  一、导入新课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就让我们一齐随着作者去游一游漓江吧!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描写的顺序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读后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描写顺序,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质疑问难。

  三、检查自学情况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描写的顺序。

  3. 提出不懂的地方,由学生试着释疑。学生不能解决的,放在后面重点讨论部分解决。

  四、重点讨论

  1. 课文写游漓江,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些景物?重点描写了什么?

  2. 漓江两岸的山峰有什么独特与神奇之处?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读全文,教师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做一些必要的指点,比如:描写漓江的水、漓江两岸的山的特点的.几个句子。如果把其中的几个关键词加以强调,就可以突出山水的特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品味文章的神韵。

  六、拓展延伸

  1. 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你喜欢的词句在书上画出来,并摘抄下来。

  2. 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了解桂林的山水为什么会如此神奇。

  七、教师小结

五年级上册教案10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读后拓展,模仿创编。

  4、选择背诵喜爱的一个小节。

  二、教学方法:

  1、读中感知诗的意思,读中感悟诗的情感。

  2、品词析句,体会“浓浓的乡情和深深的母爱”。

  3、运用“导学案”“独学、对学、群学”“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激励”“当堂检测、拓展延伸”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步骤:

  1、揭示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斗笠》,本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后拓展,模仿创编,选择背诵喜爱的一个小节。

  2、检查预习,反馈情况(4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小组以对子的形式检查预习情况,并把检查结果填到表格中。

  (学生检查,教师巡视)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10分钟)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好,接下来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解决导学案中的疑难问题,完成之后,请组长来领取任务。

  任务一: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达出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为什么?请你有感情地朗读。(1-3小节)

  任务二: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达出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为什么?请你有感情地朗读。(4-5小节)

  任务三:放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任务四:放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任务五:背诵你喜欢的一个小节。

  任务六:仿写喜欢的小节。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组长领取任务后,小组分工合作,准备展示)

  期待你们精彩的表现,开始吧!

  4、全班展示,评价拓展(20分钟)

  (品析词句的'小组根据需要,展示的同时相机板书)

  师:刚才,不论是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绘声绘色地品析,还是充满稚气的仿写,我都感到了那份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是啊,母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所以,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还有一位每时每刻都牵挂我们的母亲。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敢挑战课堂检测吗?

  5、课堂检测,巩固新知(5分钟)

  (1)小组pk诵读诗歌(两组内相同号pk),结束后把检测评价写到黑板上。

  (2)机动环节:学生点评(1-2名学生)

  师:第( )小组的同学用团结和智慧夺取了本节课的冠军,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五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句子的含义,认识作为文学巨匠的托尔斯泰其实有着普通人的脑膜炎灵和情感,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进而获得人生启迪。

  3、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能力培养:

  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重点

  殃及果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认识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并从托翁身上获得做人的道理。

  难点

  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年轻的歌唱家夏里亚宾和作曲家、钢琴家一同去看望托尔斯泰,并为托尔斯泰演唱《老伍士》,托尔斯泰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动情流泪,让我们看到他“有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流泪的托尔斯泰》

  二、读中学

  1、自由读全文

  创设情境,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夏里亚宾,现在和朋友作曲家、钢琴家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

  启发学生想象在没有见到托尔斯泰之前,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把自己当成事件中的人物展开想象,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以想引读,读出人物的心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导朗读:读时把文中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

  2、对比

  抓住托尔斯泰听歌时的表现,与自难割难舍先前的猜想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真实的托尔斯泰并不是我们平时所想象的那样。

  3、升华理解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化的巨匠。与托翁会面是多少俄罗斯文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托尔斯泰又是一个极其谦和的人,他把每一位客人都当作平辈的朋友,给以最热切的接待。”师:通过这一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师:为什么说“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你对托尔斯泰是怎样评价的?

  认识了托翁,你在他身上获得了哪些人生启迪?

五年级上册教案12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学习目标

  1、从找骆驼这件事中,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进行分析和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一个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四兄弟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这个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丢失的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丢失的骆驼》。(板书课题)

  2、围绕课题质疑。(丢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找到了吗?怎么找到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质疑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四兄弟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3)这些详细的情况四兄弟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四兄弟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议一议:四兄弟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因为老大看见XXXXXXXXXXXXXXXXXXXXXXX,所以知道XXXXXXXXXXXXXXXXXXXXXXX;因为老二看见XXXXXXXXXXXXXXXXXXXXXXX,所以知道XXXXXXXXXXXXXXXXXXXXXXX;因为老三看见XXXXXXXXXXXXXXXXXXXXXXX,所以知道XXXXXXXXXXXXXXXXXXXXXXX;因为老四看见XXXXXXXXXXXXXXXXXXXXXXX,所以知道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四兄弟能指点骆驼主人找回骆驼。(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四兄弟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6、教师小结。

  四兄弟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1、朗读课文,想一想骆驼主人和四兄弟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启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

  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一点不错”“谢天谢地”“真奇怪等,积累运用语言。

  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

  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

  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骆驼主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四兄弟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五年级上册教案13

  《钓鱼的启示》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诱惑,要依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而这种抉择的勇气和力量需要从进行培养。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过程]

  直接引题:

  板书课题,并齐读。

  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初步理解课文

  小组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好后,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自读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的启示是,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指导、交流。

  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钓到鱼时的心情。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紧张、激动的心情。

  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逐句朗读指导,在读中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二)父亲的情感。

  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女从钓鱼到放鱼的情感,父亲呢?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交流、指导

  把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有什么不同?

  理解“得”字,你从“得”密切协作了中体会到什么?

  讨论:父亲要把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小结:

  (三)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学生读思考,并画出相关的语句。

  交流指导。

  出示重点语句,体会“鱼”是指什么?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

  小结

  拓展: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这时,你怎么做?比如:

  父亲不在家,电视节目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

  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休养的名言警句。

五年级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风景画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赏析风景画的能力。

  操作目标:学会运用构图知识和多中技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自然的美。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书上作品,体会风景之美,在风景写生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构图知识,多角度、多方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风景美。

  教学难点:画面上能注意适当取舍,画出动人的风景画。

  教学准备:

  教师:风景写生作品(素描、水彩、水粉、油画……)、取景框、画板、颜料、纸、笔等。

  学生:画板、取景框、颜料、纸、毛笔等写生具。

  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书中的大师和学生作品,了解风景画写生的一般常识,然后让学生走进自然,学会观察,细心体会,在常见景物中去发现美、表现美,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方法写生自然景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世界风景名胜,带领学生一起去“观光旅游”,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风光的优美,由此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表现自然的欲望。

  二、欣赏作品探究技法

  欣赏教材和收集到的风景画作品,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副。为什么?

  研究这些风景画是用何种形式表现的,思考如何用这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学生讨论,了解风景画的技法:单色素描、铅笔淡彩、纸版画、水彩、水粉画、油画,可以用综合材料来表现。

  三、指导写生绘画实践

  学会取景:大自然景物多彩、纷繁,选景时既要关注新鲜奇特的景物,也要从平时的景物中发现美,做到去粗取精,提炼概括。

  风景表现:风景写生,空间层次表现要丰富,注意近、中、远景的`表现,掌握近大远小的规则。

  教师可提供几张风景照片和相对应的风景写生画,让学生比较领会老师是怎样构图和取舍景色的。

  学生写生。

  帮助学生找位置,明确所画目标。

  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风景(如素描、铅笔淡彩、纸版画、水彩、水粉画等,也可以用综合材料表现)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让其自由作画,根据画面需要,将眼前景物适当增减,也可移动物体,力求完美动人。

  四、展示作品整理环境

  展示学生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写生感受,相互观摩,让学生推荐好的作品进行评价,表扬

  构图新颖、表现力强的学生,进一步激发的写生热情。整理写生场地,教育学生呢感爱护环境。

  五、走向生活分享快乐

  将自己的风景写生作品装入镜框,或做成挂历,美化教室和家庭。也可作礼物赠送亲友,

  让学生充分享受写生的乐趣和成就感。

五年级上册教案15

  型:自主阅读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读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本课所讲的内容

  2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想象课文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 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说说你对桂花的印象。

  2 板书课题《桂花雨》,俺们学习这篇课文将对桂花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默读阅读提示,考虑:阅读提示对俺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3 指人回答,明确:出示课件

  4 分同桌轮读,评议

  5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 你喜欢哪几句话?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合作学习。

  2 汇报交流:如桂花树的样子,母亲送桂花的情景,摇桂花的情景等。

  3 出示课件:师范读。同学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下,俺可乐坏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俺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 默读课文,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呢?说给大家听。

  五作业

  1 写一写童年的趣事。

  2 画一幅表示童年生活的画

  板书设计:

  桂花雨

  抱树 使劲摇 怀念家乡

  满头满身 好香 怀念童年生活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